银行加速布局FOF类理财产品

2021-07-30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加速布局FOF类银行理财产品,截至6月26日,银行理财市场共发行191款FOF型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
分析人士认为,在宏观政策推动、客户需求改变、行业监管要求和银行机构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FOF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机构涉足股票投资和主动管理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

FOF是指以基金为投资标的基金,是各类基金的投资组合。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而是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

编者梳理发现,2020年FOF产品发行数量加速达到顶峰,共计116款,2021年发行速度有所减缓,上半年发行了约40款。

具体到发行主体层面,工商银行发行数量最多,达92款,占总数量的近一半(48.17%),随后是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发行35款、22款和14款,其余银行发行数量均不超过10款。

从FOF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期限来看,114只产品的期限超过1年,占比约60%。理财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资管新规规范资金池、严控产品期限错配,引导资金长期投资;另一方面,较长的产品封闭期,有利于FOF产品模式发挥更好的资产配置效果。

长期配置收益显著

“我们从上述60款FOF类银行理财产品中,选取了5家不同银行发行的产品,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这5款产品均以间接投资方式来进行大类资产的配置,产品大多先投向券商、基金、保险等资管计划及公募基金。”朱亚迪说到。

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则主要是寻求外部合作,借助外部专业人员和策略储备进行专业化的风险资产投资,快速切入权益类领域,丰富产品类型。穿透产品重仓明细后可发现,中信银行的“双赢全球FOF人民币理财产品A193A2846”通过委外模式,与华夏基金、大成基金、景顺长城进行了合作,华夏银行的“龙盈权益G款1号(3个月定开—FOF)”则是与泰康资管合作成立了“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FOF进取1号资产管理产品”进行产品的投资管理。

不少业内人士称,加码FOF投资成为资管新规下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理财子公司间接投资权益市场的重要手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FOF产品的特点是投资分散,波动性小,银行资管理财更加厌恶风险,且FOF产品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可以通过FOF间接持有一些国内买不到的投资基金。对于银行,FOF理财模式能够更好覆盖客户,满足高净值客户收益低波动偏好的特性。但FOF产品也有缺点,比如双重收费,起投资金高。

注:文章来源于金融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证监会:继续扩大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
下一篇: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审核业务咨询沟通指南
返回